首页 - 软件教程 > 魔力宝贝战士生命之光持续时间(魔力宝贝战斗系刷声望最快)

魔力宝贝战士生命之光持续时间(魔力宝贝战斗系刷声望最快)

发布于:2024-06-12 作者:admin 阅读:84

精神内涵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论述

向上滑动阅览

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学习宣传河北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座谈会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并讲话。他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总结推广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展开全文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向上滑动阅览

习近平:以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跨越55年,三代人奋斗不息,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这是怎样的人间奇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先进事迹,号召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们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工人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林场内运输苗木(2013年7月11日摄)。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她叫塞罕坝。新华社发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天的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职工改善生活、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2014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历经风雨不易其志,饱受磨难不改其心,肩负起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创造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非凡业绩。对各地干部来说,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责任。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切实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用行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

绿色用汗水浇灌,梦想靠坚持实现。

塞罕坝机械林场(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从“渴饮河沟水,饥食黑莜面”的“老坝上”,到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的“林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从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环境低头,用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一代接着一代干,筑起一座永恒的绿色丰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奋力啃下“硬骨头”、开辟新天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只要我们像塞罕坝林场人那样扎根奋斗的土壤,挥洒创业的汗水,就一定能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2014年5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过去“以砍养家”,到现在“以砍养树”,折射出塞罕坝形成的良性循环发展链条。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一方发展的重要优势所在。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引领实践。

弘扬塞罕坝精神,最根本的是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更多的塞罕坝,呼唤千千万万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那样的践行者、推动者。让我们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齐心协力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家园。

(新华社评论员)

向上滑动阅览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于24日下午在三峡大坝坝顶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1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区造林区域秀林驿站,同参与造林护林的村民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2018年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树。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提出了这一关系文明兴衰、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绿色由此成了这座江南古城发展图景的主色调。图为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浙江省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石红岩/摄

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并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图为绿色环抱的赤溪村。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2017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图为2018年9月29日拍摄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秋景。新华社发 潘正光/摄

一、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

同时,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记载,设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我国不少朝代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比如,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

2018年5月4日,我们召开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我在会上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说基本国情,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分别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以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出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环境保护税开征、生态保护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进展顺利。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还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界定入罪标准,加大惩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特别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我们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国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省区市和宁夏等15个省区市的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划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大批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空前。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国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

我们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9.6%,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3%。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

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2017年,同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机构一道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

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加分项,反之就会成为别有用心的势力攻击我们的借口。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必须严肃问责。在资源利用上线方面,不仅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

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比如,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我们已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相关制度,要像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一样抓好落实。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必须牢固树立起来,不得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责。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要下大气力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释放出严加惩处的强烈信号。对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人,凡是需要追责的,必须一追到底,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现在,我们就要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举措,打好这场攻坚战。

第一,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第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重点是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又降低污染排放负荷。对重大经济政策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绿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出行,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第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这既是国内民众的迫切期盼,也是我们就办好北京冬奥会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为主战场,以北京为重点,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要推进达标排放,降低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实施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在全国推开“散乱污”企业治理,坚决关停取缔一批,整改提升一批,搬迁入园一批。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清洁能源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坚定不移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优化天然气来源布局,加强管网互联互通,保障气源供应。要提供补贴政策和价格支持,确保“煤改气”、“煤改电”后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要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暂停一部分污染重的煤电机组,加快升级改造。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要抓紧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推动货运经营整合升级、提质增效,加快规模化发展、连锁化经营。

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在治水上有不少问题要解决,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迫切,就是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这方面欠账太多。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提供的情况,甚至一些直辖市、沿海发达省份、经济特区都有大量污水直排。要定个硬目标,全力攻克,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否则,一边治,一边排,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制定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幅减少进口固体废物种类和数量,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住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理处置。

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其中,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要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

第四,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各类生态环境风险积聚扩散,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

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严密防控垃圾焚烧、对二甲苯(PX)等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风险,推进“邻避”问题防范化解,破解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着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确保万无一失。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对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要尽快到位、发挥作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要强化权威,加强力量配备,向纵深发展。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试点,积累经验。要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中央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主要考虑有两点:一是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九龙治水的状况,整合职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二是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统一监管,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要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贯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要履行好职责,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要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优化职能配置,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要健全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推进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整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大气环境管理职责;加快组建流域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增强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合力。要完善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按海域设置监管机构。

第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要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要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要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要加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和治理、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等科技攻关,对臭氧、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新的污染物治理开展专项研究和前瞻研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精准治污、便民服务提供支撑。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谁的孩子谁抱,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工作。要抓紧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定期听取并审议同级政府工作情况报告。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有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频发,被约谈、被曝光,当地党政负责人不但没受处罚,反倒升迁了、重用了,真是咄咄怪事!这种事情决不允许再发生!要狠抓一批反面典型,特别是要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不放,严肃查处,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得罪人的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精神解析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的传家宝丨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115万亩林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可谁又能想到,半个多世纪前的这里,竟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

59年来,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创造了旧貌换新颜的奇迹。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最稀罕的东西。

清朝晚期,国势渐衰。毗邻承德皇家园林和狩猎地的塞罕坝被开围垦荒。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往北是茫茫大漠,往南是京畿重地,这道连南接北的重要生态屏障,轰然倒下了。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1962年,369人肩负使命,豪迈上坝。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127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并无固定住所。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短短两年时间里,他们便种下6400亩落叶松,然而成活率却不到8%。

魔力宝贝战士生命之光持续时间(魔力宝贝战斗系刷声望最快)

1964年的春天,林场职工集中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连续大干3天,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自己精心培育的改良后的落叶松幼苗。

老林场职工们在选育良种

20天后,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

10年后,60多万亩树木让荒山换了人间。

然而,好景并不长。1977年和1980年,林场接连遭受雨凇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大旱,总共32万亩林木毁于一旦。此时距他们上坝,已经过去将近20年。

毁了,从头再来!塞罕坝人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20年。20年后,96万亩3.2亿多株人造林再次挺立,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拔地而起。

绿意盎然的塞罕坝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颁给了他们——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以集体名义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安长明作为林场代表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上接过了荣誉证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这句话,安长明体会分外深刻。

在塞罕坝,“绿”就是脱贫攻坚的资源和底气。

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等生态产业,塞罕坝机械林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贫到富。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现在塞罕坝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200亿元。林场职工年均收入近10万元,并辐射带动近4万人受益。

周边百姓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6万人因此实现稳定增收。老乡们都说,“绿水青山”如今是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2019年8月11日,河北承德塞罕坝七星湖景区景色迷人,凉爽气候引游人前来避暑消夏。

环境美了、旅游热了,“好风景”变成了“好光景”。

近年来,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每年接待游客稳定在50万人次以上,直接提供临时就业岗位约1.5万个;周边乡镇生态旅游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拉动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更多的塞罕坝,需要千千万万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那样的践行者、推动者。

让我们继续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向上滑动阅览

塞罕坝精神:奋斗创造绿色奇迹 实践诠释“两山”理念

今天的塞罕坝,“碧波”万顷。资料图片

历史上的塞罕坝。资料图片

新一代塞罕坝人。资料图片

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接力植树造林。资料图片

春有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有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有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有一弯“深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扼守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很难想象,在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北京城。

从1962年开始,三代塞罕坝人用50多年的时间,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2万亩人工林海。这里的4.8亿棵树木,排起来可以绕地球12圈。

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什么是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意味着什么?循着绿色的召唤,穿行在林海里,从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使命在身 接续拼搏甘奉献

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漠进军。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发出了这27字号召。

1962年,20岁出头的赵振宇是承德农专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志愿去向一栏中写下的是:服从组织分配。几天后,他和大家一起唱着歌上了坝,成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后来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原副场长。

刚刚40岁的王尚海,当时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带着妻子孩子上了坝,出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1964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集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坝的壮丽事业。林场郑重地向她们表示欢迎。姐妹6个欢呼雀跃奔赴坝上,书写了“六女上坝”的时代传奇。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纵有千难万险在所不辞。塞罕坝人的信念和坚持,让听到这些荡气回肠故事的人们为之动容。

塞罕坝人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1年造林8万亩。

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塞罕坝人。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到后来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与场内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成为全国森林经营的样本。

2005年,河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于士涛,成了第三代塞罕坝人。走过了最初的寂寞和迷惑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林海,与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现已成长为塞罕坝分场场长。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塞罕坝人的理想就是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信念就是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有了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骨头更硬,意志更坚,办法更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新的征程。塞罕坝的绿色攻坚,也向着更强的堡垒进发。

最后的近9万亩石质荒山,大多岩石裸露,土层只有几厘米,最大坡度达到46度,好比在青石板上种树。在石质荒山造林,连专家都断定种树难活。塞罕坝人采取大穴整地、客土、覆膜等措施,让这9万多亩石质荒山全部实现了造林绿化。

“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风沙,严霜镶被边。”第一批上坝的李秀珠老人的这首诗,道出了几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创造奇迹的豪迈气概。

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更多的“塞罕坝人”在神州大地不断涌现。

在燕赵大地,“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教授35年如一日,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带领乡亲们找寻生态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林业技术36项,技术推广面积1826万亩;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

在云南保山,曾任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群众历尽艰辛义务植树造林5.6万亩,让大亮山披上绿装。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

“风起沙石走,十年九不收。”“荒山变成绿海洋,百鸟欢唱花果香。”这新老民歌描绘的是山西右玉县几十年间的生态巨变——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到52%,翻了170多倍。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使右玉县逾一半面积被森林覆盖。

不畏艰苦 奋斗创新不停步

艰苦创业,一直是塞罕坝人奋斗的主旋律。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塞罕坝人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塞罕坝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科技攻关的创新史。塞罕坝人对绿色发展的执着,体现在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上。从造林工具的改革到机械造林的成功,从一粒种子到壮苗上山,从一棵幼苗到万顷林海,凝聚了科技人员的汗水和智慧。

在塞罕坝工作了20多年的原河北省林业厅厅长李兴源,通过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成功培育出了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落地生根,解决了沙地、石质阳坡造林绿化树种问题,今天国内同类地区依然效仿学习。

为了加快造林进度,尽快恢复本地的森林植被,1962年来到林场的原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张启恩和工人们边干边研究改进了植苗锹,创造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看似简单的一插、一提、一拧,却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沙地造林难上难,林场已过世的老科长王文录当年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一系列新方法。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科学求实、创新不止,在塞罕坝几代专业技术人员中接力传承,他们的许多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国家和河北省多项造林、防火标准和规程,或是由塞罕坝林场编制,或是采用了林场提供的技术数据。

塞罕坝的“绿”启示人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突出尊重自然的理念,提高科技创新在造林中的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植树造林进程加快,林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说,近年来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林木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不断提升,一年中适合造林绿化的时间明显延长,造林季节已不是影响和限制植树造林进度的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新的造林理论和模式也不断显现。如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人工林的营造开始采用多树种混交模式,形成复层林分结构,林分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不断提升。

“与以前只重视造林规模不同,如今我们要科学造林、规划先行。”江西省林业局造林绿化处处长李军说,在造林绿化过程中江西开始推动造林结构由单一树种向针阔混交林转变,建立稳定健康的生态体系。同时,在规划造林绿化工程时,沿沟谷和山脊要同步规划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建设,做到进有通道、退有余地。

在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项目建设3年多以来,一套适合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合作造林新机制正在不断实施。新机制下,通过创建良性致富生态,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调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千年秀林”的每株树苗上都挂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铝制小标牌,通过它可查询苗木的树种、产地、生长信息等。

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造林方式,让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发展。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推广普及,“网络植树”已经成为可能,不仅增进了义务植树的群众性和广泛性,而且激发了义务植树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018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走“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规划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绿化,以水定林(草)、量水而行,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的科学造林之路。

绿色发展 赓续初心铸忠诚

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林木蓄积量,平均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这是大自然回馈给塞罕坝的巨大财富。

“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塞罕坝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陈智卿说。

塞罕坝发展进程中,有一段无法回避的阵痛期。当时,木材销售占林场全部收入的90%以上,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供应给煤矿用于巷道支护。随着各地小煤矿接连关闭退出,木材价格跌入谷底。

红线之下,塞罕坝建立了极严格的林业生产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现超蓄积、越界采伐林木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追究责任。

塞罕坝人摒弃了卖木材的传统经营方式,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几年时间,8万余亩绿化苗木基地一片嫩绿,1800余万株树苗可供商业销售,每年给林场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在开发旅游上,塞罕坝人算清了开发与保护的大账,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人把对自然的朴素感情升华为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仰,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之无愧的范例。

专家指出,“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都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其他地方完全能走出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在燕赵大地,一个又一个绿色传奇不断续写。经过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的造林绿化,河北有林地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10多倍,特别是近5年来,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9.64%提高到目前的34%。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的张家口市崇礼区,当地从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7.93亿元,新增造林面积72.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52.38%提高到67%,奥运核心区则达到80%。

放眼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土地沙漠化的治理,从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我国却创造出治沙成功案例——毛乌素沙漠治理。70年来,陕西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的面积。今天,毛乌素地区的沙化治理率已达到了93.24%,这片沙漠生命将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瘠甲天下”。这里干旱缺水、生态恶化、地瘠民贫,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尚不足600元。移民搬迁,百万农民出深山;退耕还林、封草禁牧、封山育林,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多种增绿举措齐头并进……如今行走在西海固,已是满眼苍翠,换了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禁止洋垃圾入境、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行河长制湖长制等,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试点,重新组建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订的法律达十几部之多,除了新环保法,还有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成为遏制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横亘在河北最北部的塞罕坝显得愈发年轻,愈发壮丽。历久弥新的塞罕坝精神,深深镌刻在每一株树木之上,融入了塞罕坝的四季与晨昏。这面精神旗帜,正源源不断地汇聚起强大力量,激励着全国人民阔步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上。

向上滑动阅览

铸就塞罕坝绿色传奇的精神伟力

工作人员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采集数据。新华社发

塞罕坝景色。新华社发

塞罕坝人在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中不断摸索、拼搏创新,走过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艰辛造林路。光明图片

游客在塞罕坝展览馆参观。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中国共产党辉煌灿烂的精神谱系里,塞罕坝精神彰显着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代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这一伟大精神也是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鲜明路标,对引导激励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发挥着重大作用。

塞罕坝精神的孕育铸就

塞罕坝精神是在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塞北“绿色明珠”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中孕育形成的,是几代塞罕坝人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及周边地区曾经是华北地区森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这里树木茂密、水草丰美、鸟兽繁多,区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辽、金时期,这里曾被辟为帝王避暑游猎之所,清政府曾在此及周边区域设立木兰围场。清朝后期国力衰退,无序的开荒垦殖、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森林被采伐殆尽,土地快速沙化,良好生态系统荡然无存。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围场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塞罕坝的东北部边沿,就是距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北风一刮,遍地流沙。曾有人形象地描述,“浑善达克的沙子进北京就像有人站在屋顶上往院子里扬沙子那么容易”。地处阻挡沙漠南侵特殊地理位置上的塞罕坝,其自然生态系统能否得到修复,成为护卫京津冀地区城市环境和华北地区水源安全的关键环节。

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塞罕坝成为国家造林育林、风沙治理的重点区域。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成立,满怀激情的林场建设者,从祖国大江南北相继来到荒无人烟、黄沙漫天的塞北高原,扛起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的历史重任,拉开了在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序幕。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高寒地区的造林经验,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走过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艰辛造林路。到1978年,塞罕坝基本实现了造林的初期主要目标。

从1983年开始,塞罕坝建设者的主要任务由造林为主转向森林抚育和经营。塞罕坝人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及时实现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的角色转变,致力于“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坚持“三分造、七分管”,探索建立起严格精细的科学营林体系;在树种结构优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下足功夫,用心血和汗水呵护百万亩林海成长成材。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之初的2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0%,林木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森林。

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林木的生长,塞罕坝地区生态系统逐步修复完善,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塞罕坝人在协调推进森林经营利用和保护培育、确保森林资源释放最大生态红利的同时,实现了从林业一业独大到现在林业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并举,由此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道路,其森林旅游、绿化苗木、风电、碳汇交易等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林场收入的一半。1993年5月,塞罕坝经批准正式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如今的塞罕坝已变成“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鸟的乐园”,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实践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实践。塞罕坝人在书写绿色传奇的伟大实践中,用心血和汗水凝结出的塞罕坝精神,是成就塞罕坝奇迹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精神作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根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初心和使命推进、实现的进程中,不同时空条件下党的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的共产党人,担负着不同的使命与任务。对于塞罕坝的党组织及人民群众来说,其神圣使命就是党赋予的“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面对当时风沙南侵的严峻生态形势、面对人们发出的“老天爷的事情,咱们管得了吗”的无奈质疑,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同志明确回答:“共产党为老百姓谋福利,就得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鲜明宣示。上下同欲者胜。几十年来,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把党赋予的使命责任化为自身的任务担当,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纵有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硬是在浩瀚荒漠沙地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塞罕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创业史、奋斗史;牢记使命成为塞罕坝人负重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塞罕坝的建设者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崇高追求,以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在塞罕坝林场建设启动时,国家正处在极为困难的时期。“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边。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山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这首由塞罕坝建设者吟就的打油诗,形象描述了塞罕坝初创时的艰苦生活,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表达了他们对塞罕坝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塞罕坝的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始终是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模范践行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共产党员王尚海,本来已在承德市安家过上安稳生活,当党组织任命他担任塞罕坝第一任林场党委书记时,他立即动员妻子和5个孩子,全家来到塞罕坝。共产党员、林业部工程师张启恩在接到担任林场技术副场长的命令后,即带着已在北京生活的妻子和3个孩子上坝。在以他们为代表的塞罕坝人的努力奋斗下,经过刻苦攻关,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的育苗造林技术。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的需要就是个人志向。在党的召唤下,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建设者们,不断进行着这一绿色青春的接力,在用自己热血与汗水书写奋斗人生故事的同时,也不断接续和印证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鲜明特征。塞罕坝之路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人从创业开始就自觉把安身立命的事业前途与绿色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清楚认识到,要想做“乘凉者”就要先做“种树者”,要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就要先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几十年的坚守,塞罕坝终于实现了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的转变。绿水青山现已成为林场职工与群众脱贫致富、走向全面小康的“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塞罕坝几百年来由绿变沙、再由沙成绿沧海桑田的演变,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时代要求

在“解剖麻雀”中总结经验、以典型示范推动全局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方式。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赋予了塞罕坝精神重大的时代和全局意义,塞罕坝精神成为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必须学习和践行的伟大精神。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像塞罕坝人那样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在与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毫不退缩、铁骨铮铮,根本就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这是他们的精神之钙。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提出了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体悟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激发全党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干劲。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像塞罕坝人那样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塞罕坝的奇迹及塞罕坝精神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塞罕坝的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正确、步调一致、力量集中的根本前提,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强大底气。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始终保持精神韧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久过程,永远在路上。塞罕坝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变迁,源于塞罕坝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力坚守。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宏伟而任务艰巨,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质的突破,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但成效仍需进一步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必须始终保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劲头,以大无畏的勇气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作者:吴明红、齐彪,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向上滑动阅览

绿色奇迹 可贵范例—— 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112万亩壮美的绿色海洋。这里就是河北省塞罕坝林场。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是人类改造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创举!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动写照

塞罕坝,历史上有“美丽高岭”的盛誉,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清朝末年开围放垦后,由于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中叶,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成了林木稀疏、气候恶劣、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为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建设首都北部的生态屏障,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林场。在物质和技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在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

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就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论断。从300年前的皇家猎苑,到55年前的荒原沙地,再到眼前这片绿色林海,塞罕坝的历史沧桑,正是这一科学论断的生动写照。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追求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和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林场的奇迹正是“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真实写照。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泽被京津、造福地方,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增加到现在的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显著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发展,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2010年,林场荣获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称号;2014年,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

可观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立方米。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

强大的精神力量。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已经在全国树立起一面旗帜、一座丰碑。塞罕坝精神已经超越地域和行业界限,成为全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塞罕坝林场的巨大成就,生动诠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有力印证,为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

塞罕坝人扎根坝上高原,战风沙、斗严寒、抗干旱,从茫茫荒原上的“一棵松”到今天的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绿色长城,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做出了可贵探索。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必须从国家发展方式上找根源,从宏观战略规划中寻出路。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正是贵在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众所周知,人类在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之后,正处在工业文明逐渐进入生态文明的阶段。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索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的后发优势,决定了我们完全可以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塞罕坝就是可贵的范例!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中国共产党人,也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有这样的决心、胸怀和意志,才能担当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和重任,才能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力量办大事。上世纪60年代初,党和国家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担当,下决心建设塞罕坝林场,并且一直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真情关怀。正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下,在巨大的理想信念支撑下,林场的创业者们没有被寒冷和荒凉所击垮,没有因物质匮乏和生态脆弱而退却,破釜沉舟、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追梦不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自然挑战和技术难关,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绿色赞歌。

严格的制度和稳定的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技术要求高、见效周期长,因此离不开严格的制度法治、稳定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正是贵在严格的制度,成在稳定的体制。多年来,塞罕坝林场因地制宜,坚持探索在生态脆弱地区林场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坚持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等制度建设,在护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经营管理、质量考核等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成果,为林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塞罕坝林场建立初期隶属于原国家林业部,1968年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这种稳定的高层直管体制为林场提供了足额的资金保障、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稳定的人才队伍。林场因此步入良性循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类必须尊重科学、顺应自然规律。塞罕坝的成功,正是贵在科技兴林、矢志创新的坚守,成在钻研技术、永不言败的担当。55年来,塞罕坝人始终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艰辛,与高寒、干旱、风沙、贫瘠做着顽强抗争。他们将林学理论同塞罕坝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引导,摸索总结出全光育苗、“三锹半”植苗、困难立地造林等一套在高寒地区科学造林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响应中央号召,在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坡开始二次创业,启动了攻坚造林工程。5年来,在石质山坡新造林15.3万亩,在基本没有补植的情况下,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分别高达98.9%和92.2%,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目标。这5年来攻坚造林的科研创新,在塞罕坝不胜枚举。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塞罕坝林场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高寒荒漠造林的科技进步史。

塞罕坝精神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塞罕坝的成功,正是贵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怀、大气魄,成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大战略、大格局。塞罕坝林场建立的初衷,就是要改变京津地区风沙危害,积累高寒地区造林经验。塞罕坝人的视野和胸怀从来就没有停留在塞罕坝,没有停留在承德地区,而是京津冀、华北乃至整个中国高寒荒漠地区。他们用青春、汗水、心血和智慧铸就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奇迹,谱写出绿色发展的华美乐章。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落叶松,昂首屹立于塞罕坝的土地上,正是塞罕坝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塞罕坝感天动地发展史的真实见证。塞罕坝,是一曲集体力量的颂歌!一个无私奉献的典范!它为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塞罕坝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只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四、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几代塞罕坝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锨一镐、一坑一苗,像养育孩子一样辛勤植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塞罕坝,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片林海。塞罕坝人凭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的高尚情怀,“绿色发展,科学求实”的矢志追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愚公移山,再造山河”的坚定信念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迈出坚实的步伐。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号角,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在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弘扬塞罕坝精神,有利于我们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推动发展。当年,荒原上昂扬挺拔的一棵树,坚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信心;如今,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坚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让我们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在塞罕坝奇迹引发的热潮中,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献身祖国绿色发展,把塞罕坝的精神火种传播到神州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向上滑动阅览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离不开精神的力量。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高度概括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伟大号召,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牢记使命,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55年时间,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最根本的就在于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始终牢记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今天,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使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深刻铭记任何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的历史教训,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以切实之举践行使命,以身体力行落实责任,汇聚起13亿人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之力。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艰苦创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品格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在当年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塞罕坝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窨子,激发起的是“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乐观主义情怀;更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无论是破除能源资源约束难题,还是偿还生态环境欠账,都不是一次冲锋就可以解决的。但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发扬爬冰卧雪、以苦为乐的精神,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什么难题不能破解,什么大事不能干成?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推进绿色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历经55年建设发展,塞罕坝展现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美好图景,深刻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论断,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天,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紧迫而艰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塞罕坝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启示我们,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塞罕坝精神为标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背景知识

向上滑动阅览

“塞罕坝”是怎样铸成的

万顷林海。资料照片

造林现场。资料照片

五十五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务林人,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下,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112万亩林海,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塞罕坝从黄沙漫漫、林木稀疏,变得绿树成荫、山清水秀。

五十五载斗转星移,塞罕坝人一棵接一棵地把林木立在贫瘠的土壤之中,牢牢地钉在大地之上。他们植绿荒原、久久为功,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书写了这段绿色传奇。曾经一度“高、远、冷”的塞罕坝,如今变成了“绿、美、香”的“华北绿宝石”。

著名作家魏巍为此赋诗:“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谁是最可爱的人?塞罕坝人当之无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初吃的苦都化为了今天的甜

“那时经常刮风沙,大的时候对面看不到人,现在没那个风沙天了。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每天跳舞、唱歌、打太极拳、打门球。有付出就有回报,我们现在享福了!”80岁的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潘文霞,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回想起当初吃的苦,她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1969年,潘文霞来到塞罕坝大唤起林场,在苗圃从事育苗工作。育苗需要掏大粪给幼苗施肥,年轻俊俏的潘文霞二话不说跳下粪坑,一瓢接一瓢地掏。中午吃饭,丈夫做了香喷喷的面条,饥肠辘辘的潘文霞端起碗来,却怎么也吃不下去,不由得泪流满面。面条一口也没动,下午继续接着干。

再后来,她就适应了,粪照掏,饭照吃,“有时候忙到晚上10点多才回去,实在太累了,吃着吃着饭,人就睡着了,碗和筷子‘哐当’掉在地上……”

有时,年幼的儿子会光着小脚丫,跑到苗圃里找妈妈。潘文霞怕孩子踩着幼苗,总是马上狠心地把孩子赶回家去,同时不忘叮嘱一句“把家里的门锁好”。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是塞罕坝林场创业者们必须闯过的难关。

1962年,原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127名毕业生,和河北承德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向荒原沙地进军。9月份,从承德围场县城到塞罕坝的路上,18岁的尹桂芝坐在一辆解放牌大货车里,一想到“马上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心中非常兴奋。

路途颠簸,这支年轻的队伍一路欢歌。下车的那一瞬间,尹桂芝一行人却彻底“傻了眼”:没有宿舍,到处是半人高的野草,孤零零一座小破屋,连张床也没有。

9月的塞罕坝已经进入冬季,温度开始急速下降。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1.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冬季严寒肆虐。夹着雪花的“白毛风”直钻领口、裤管。

尹桂芝和几名女工抱来干草,在小破屋里搭了个窝,又赶紧糊上窗户。不少人只能住进羊圈、马棚,有的人则用石头、秸秆架起了草房、窝棚。

外面刮风下雪,屋里常常出现一层冰。气温直逼零下40摄氏度,烧着火炉子也丝毫没有暖和的感觉。“我们睡通铺的几个女工就蜷缩在一块儿,戴上皮帽子,把自己裹得尽量严实一些。”尹桂芝说。有时,积雪足有3尺厚,推不开门,大伙儿只能从后窗跳出去。

在育苗圃,尽管寒风袭人,手冻肿了、裂了口子,尹桂芝和同事们仍在泥潭里坚持工作。她们一坐就是一天,每人每天得选上万棵苗子。

“收工的时候,腿都不听使唤了,站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就像僵住了一样,好半天才能动。但大家的心里就是憋着一股子劲儿:一定要把苗子育好,把林子造好!”尹桂芝说。

承德农专毕业的赵振宇,也于1962年来到塞罕坝。作为一名施工员,赵振宇每天都要在山上巡查,走几十公里的路。有时晚上回来,棉衣冻成了冰甲,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

“晚上是最难熬的,被窝成了‘冰窝’,怎么睡?有人就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赵振宇说。

缺少粮食,大伙儿只能吃非常粗糙的全麸黑莜面。蔬菜紧缺,天气好的时候,大伙儿就挖点野菜吃。盐水泡黄豆已是塞罕坝难得的美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创业者们开荒种地,一边造林,一边种粮,自力更生。

这里医疗卫生设施严重匮乏。由于下坝一趟时间长、成本高,早期的创业者们身体不适,通常都会“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会坐车下坝,去近100公里外的县城就医。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关节炎、风湿。

如今,荒原变绿了,风沙变小了,生活改善了。抚今追昔,塞罕坝人由衷欣慰:当初吃的苦,都化为了今天的甜。

科学求实,愈挫愈勇,全力以赴恢复美好绿水青山

林场建立之初,打击接踵而至。

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1962年春天林场创业者们栽下1000亩树苗,到了秋天,成活率还不足5%。

不气馁,接着干,1963年春天又造林1240亩,可成活率仍不足8%。

接踵而来的两次失败,如同两盆冰水,泼在了创业者的头上。刚刚上马的塞罕坝林场内一时间刮起了“下马风”,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口。

关键时刻,四位场领导王尚海、刘文仕、王福明、张启恩,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等地搬到了塞罕坝,破釜沉舟,安定人心。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很快发现了原因:外地苗木在调运途中容易失水、伤热捂苗,无法适应塞罕坝风大天干、异常寒冷的气候。

那就从零开始,自己育苗。经过艰苦探索,他们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了全光育苗的成功,并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终于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在植苗方面,塞罕坝人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改进了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植苗方法。

两次失败,怎能把塞罕坝人打倒?1964年,春季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老书记王尚海带领职工在一个三面环山、名为马蹄坑的地方,开展了“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历经30多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塞罕坝人信心大振, “下马风”销声匿迹。这一役,创造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也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正是从那时起,塞罕坝开启了大面积造林的时代。最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

在缺少设备、气候恶劣的条件下,全场团结一心植绿荒原,到1976年,累计造林69万亩。

然而,就在塞罕坝人准备大干一场之时,灾难降临到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1977年,林场遭遇历史罕见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折断,林场10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连续3个月的干旱,导致12.6万亩树木旱死。

那时,眼看着自己亲手种下、辛勤抚育的树木遭灾,许多塞罕坝人痛哭失声!

擦干眼泪,重整旗鼓。塞罕坝人总结经验教训,引进新的树种,研究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再次将希望的树苗栽到大地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中,塞罕坝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保存率达七成,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自2011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在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和荒丘沙地上实施攻坚造林。整地、客土回填、容器苗造林、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架设围栏……截至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万余亩。

“最近这5年,林场对造林绿化越来越重视。”塞罕坝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说,“攻坚造林成本比较高,一亩地要1200元左右,目前国家补贴为一亩地500元,其余的都需要林场自筹资金。林场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我们还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就是要把这片林子造起来!”

直面困难、愈挫愈勇的塞罕坝人,踏上了新的征程。

忠于使命,接续传承,“华北绿宝石”越来越光彩夺目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绿色,始终是塞罕坝人永恒不变的追求。

造林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人的手里,稳稳传递到了新一代务林人的手上。

“刚到这里时感觉很荒凉,冬季寒冷,和我的老家差别很大。”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19岁的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他是河北秦皇岛人,最初感到有些难以适应。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在艰苦的环境中,“老坝上”的榜样力量和手把手传帮带,使得他坚持下来。

不久,刘海莹发现:苗圃地里的云杉苗木的茎干,莫名其妙地变白了。“这些苗子八成是死了吧。”有人认为。然而,刘海莹经过分析后,判断苗子白化只是一种“生理干旱”的表现,并非真的生病枯死。经过及时补充水分,苗子果然活了过来。

塞罕坝天寒、干燥,极端的气温和环境,总在为植树造林设置一道又一道的障碍。此后,刘海莹和同事们一起,解决了沙地栽植樟子松等难题。众志成城,造林事业蒸蒸日上。

现在,刘海莹已经是塞罕坝林场的党委书记、场长。谈及往事,他反复强调:“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做的,都是集体的力量。”

有一位名叫王凤明的同事,让刘海莹念念在心。

王凤明曾在最为艰苦的三道河口林场担任场长,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林场还未通电。有一次,他五六岁的女儿来到林场。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小姑娘好奇地问大人们:“怎么还不熄灯呢?”大人们逗她:“当场长的,还需要自己关灯吗?”

过了一会儿,林场的柴油发电机按时熄火,灯自动灭了。小姑娘对大人们的话信以为真,回到山下,逢人便说:“我爸爸当场长,真神气,睡觉还有人给他拉灯呢!”

后来,2005年,一位工人清理水井时遇险,王凤明勇敢地跳下井救人,不幸以身殉职。这位女儿眼中很是神气的爸爸,为这片绿水青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王凤明当年种下的那些树木,仍然在茁壮生长,年轮一圈一圈增多。而他的年龄,永远停留在了50岁……

也正是在2005年,“80后”小伙子于士涛来到了塞罕坝。面对女友要分手的“威胁”,于士涛铁了铁心,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这个偏僻艰苦的地方,担任技术员,成为“林三代”。

“不为别的,我是学林的,一定要来有林子的地方。我们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绿色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是我们留给他们的最珍贵礼物。”于士涛说。

在这个有林子、但没有商场和网吧的地方,于士涛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孤独。不过,他很快融入了塞罕坝,喜欢上了塞罕坝。

曾经坚决反对于士涛到坝上工作的女友付立华,2006年来到塞罕坝,这片浩瀚林海的“绿”和塞罕坝人的“拼”,使她深受触动,“我意识到,在林场工作,虽然远离都市的繁华,但生命依然可以在这里发光发彩。”她下了决心。

2011年,中国林科院研究生毕业的付立华,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来到塞罕坝,与于士涛一起奋斗,“冬天与呼呼的西北风为伴,过上了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的生活。”

现在,于士涛成长为千层板林场的场长,付立华在塞罕坝林场科研所成为挑大梁的骨干。他们可爱的孩子已经6岁了,和山上的林木一样,一天天茁壮成长……

几代务林人的接力和传承,让绿色在塞罕坝生根蔓延,让荒漠再次成为美丽绿洲。

塞罕坝林场周边,有一些牧场。在上世纪60年代初,牧场条件比林场好,再加上牧业回报快,牧场职工有肉吃、有奶喝,生活比林场职工好过。但是,后来不少牧场由于过度放牧,土地沙化严重,日子每况愈下。林场职工的生活则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天红火起来。

痛定思痛,牧场的干部职工近年来大力加强植树护绿、防沙治沙。不过,和塞罕坝相比,他们生态恢复和建设起步晚了数十年,虽然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在生态恢复和保护上先行一步的塞罕坝人,持续造林、护林、营林,森林面积越来越大,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塞罕坝这颗“华北绿宝石”,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未来,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将为人们创造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福祉。

向上滑动阅览

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荒原上筑起绿色长城

工人们正在羊场作业区植树造林。记者 杨柳 摄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境北,在这片140万亩的土地上挺立着112万亩、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个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最近十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了七成多。

1962年以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在荒原筑起了为京津阻沙源的绿色长城。

艰苦创业阻沙源

塞罕坝曾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当时,海拔1400米的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仅180公里。1962年,林业部决定在这里建立直属国营林场,由此拉开了塞罕坝三代人育林锁沙的创业之幕。

这一年,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建设队伍来到林场。林场老书记王尚海,把爱人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搬到坝上;副场长张启恩也带着爱人和3个孩子举家从北京迁到坝上。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草窝棚、马架子和新挖的地窨子,吃的是窝窝头、莜面就咸菜,喝的是雪水,369名干部职工当年栽下近1000亩树苗,第二年又造林1240亩,可是连续两年成活率都不足8%。

要想在塞罕坝造林成功必须自己育苗。塞罕坝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1964年,千亩机械林根植地下,成活率高达95%。通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塞罕坝以只占河北2%的林地面积,培育了河北省10%的森林蓄积。

无畏坚守护好绿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为了看护好这片绿色,林场积极加强防火扑火体系建设,防火瞭望员每年有七八个月驻守在山顶的望火楼上。54岁的赵福洲和妻子陈秀玲在这里一干30年。

即使条件艰苦,陈秀玲说她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儿子如今也是林场扑火队员。为了做好防火瞭望员的工作,在望火楼驻守的很多家庭都做出了巨大牺牲。52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变化剧烈,职工医疗、孩子就学条件差,文化生活单调。然而,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始终坚守在这里。

代代传承精神在

在52年的发展历程中,塞罕坝林场曾经多次陷入困境。1963年造林失败,几万亩耕地大减产;1977年50多万亩的森林遭遇冰冻;80年代十几万亩林地遭受严重干旱……一代代塞罕坝人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将治沙造林进行到底。

“80后”于士涛是保定人,从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他,2005年大学一毕业就扎进塞罕坝,开口闭口都是“林子”。他说:“我的专业在这里,离开这儿,就像树没了根儿!”在他的感召下,相恋多年的女友2011年林学院硕士毕业后,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也“投靠”了塞罕坝。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他们在荒山沙地、贫瘠山地、石质荒山展开攻坚造林战,坚持科技兴林,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部分成果填补了世界同类研究空白;坚持创新发展,主动降低木材蓄积消耗,将一度占全部收入90%以上的木材产业比重降到41.6%,森林旅游、绿化苗木、风电等绿色经济收入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

今天的塞罕坝,有职工1972名,1500多户在县城有了自己的楼房,老人孩子在城里安居,职工在岗位乐业。“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创业者的战场。”人们如今这样形容塞罕坝,著名作家魏巍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短评

任何时代都需要艰苦奋斗

从茫茫荒漠到百万亩人工林海。52载,河北承德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锤炼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使命至上”的“塞罕坝精神”。

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牢记使命,他们的先进事迹闪耀着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们的言行蕴藉着浓得化不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们心中,造好林、护好树就是在护卫首都北京,荒漠的生态修复重于泰山。

塞罕坝几代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之源是“使命至上”的崇高追求,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襟,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强意志。他们,创造了一曲荒原上的绿色赞歌。

浑善达克沙地南沿已经变成了百万亩林海,但“美丽中国”的梦想仍需塞罕坝精神托举。塞罕坝精神,是几代人青春和汗水的汇集,是执着追梦、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筑起中国精神的绿色长城。任何时代都需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新时期,我们依然需要这些时代楷模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向上滑动阅览

高寒荒漠变林海——河北塞罕坝林场三代林业工人艰苦创业纪实

工人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内运输苗木(2009年6月30日摄)。

“高原筑梦50载,只图荒漠变林海,弱冠入坝古稀出,万顷碧绿慰我怀。”在昔日寸草不生的塞罕坝荒漠中,一群建设者奋斗了50多年,建成总面积112万亩、资源总价值超153亿元、迄今为止世界上人类建立起的最大面积人工森林。这首建设者创作的诗成为他们50年奋斗的缩影。

展开卫星云图,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内蒙古高原黄色的浑善达克沙漠南缘,筑起了距首都最近的一道生态屏障。

塞罕坝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过去的原始森林已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

上世纪50年代,从内蒙古高原南下的沙尘暴无遮无掩,频袭北京,而塞罕坝是必经之地。专家们断言:如不善加治理,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使北京成为另外一座楼兰古城!

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在这里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从18个省市调集精兵强将组成了369人的建设队伍进驻塞罕坝。这支队伍当时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大中专毕业生占总数的40%,也是当时全国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林场。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这群年轻人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零下1.4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的高寒荒漠中开始了艰苦创业。当年春夏之交,他们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栽下了1052亩松树。然而,由于气候环境恶劣,管理经验不足,林木成活率不足5%。由于成活率太低,塞罕坝林场面临解散的局面。

然而,林场的决策者们是一群“不信邪”的人。为了表示征服荒漠的决心,总场党委书记王尚海把妻子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接到坝上安了家。他带领职工啃窝头、喝雪水,在一个叫做马蹄坑的千亩荒原上,搞起了造林大会战。30多个昼夜鏖战,千亩树苗根植地下。随着一棵棵幼苗吐出新绿,造林成活率高达95%。马蹄坑大会战告捷,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栽植针叶树成功的先河。

塞罕坝造林成功的消息不仅鼓舞了林场建设者,还吸引着更多的年轻人。承德二中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等6名女青年1964年高中毕业时,强烈要求到塞罕坝林场工作,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如果重新选择,还是塞罕坝!因为我的青春我的梦都在那儿!”今年69岁的陈彦娴告诉记者,当年的塞罕坝不像今天这样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那时一年四季“白毛风”不断,狂风卷着雪花打在身上,经常把白茬羊皮袄冻透。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上一层霜,铺的褥子、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漫天飞沙,让人耳朵眼里都是细沙。尽管环境艰苦,可大家的创业热情始终不减,尤其春季争抢植树时,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艰苦的环境改变不了林场人的创业之志。陈彦娴告诉记者,王尚海一辈子扎根林场,把一家人的幸福全部贡献给了林场。1989年12月24日,68岁的王尚海因病去世,遵照他的遗愿,林场职工们将他葬在了马蹄坑,并将伴他长眠的那片林命名为“尚海林”。

林场职工陈瑞军、初景梅夫妇常年坚守在这里,每天就着咸菜啃窝头,冬天大雪封山后就喝雪水。由于远离人群缺乏交流,儿子8岁时说话还不清楚。

19岁的北京毕业生孟继芝,护林途中迷了路,在雪窝子里被救起时已浑身僵硬、双腿枯黑,只好截肢……

恶劣的环境让很多年轻人因高寒病而离世。1962年上坝的那一批学生中,曾祥谦、李应胜、刘炳南、杨纪实等多人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平均年龄仅52岁。

老一辈离去,新一辈紧跟。“80后”的保定籍青年于士涛上初中时就被塞罕坝林海所震撼,2005年河北农大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了塞罕坝,主动请缨到一线工作。在冬与西北风为伴、夏与紫外线为伍的环境中,他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造林实践,率先使用生根粉,使造林成活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他还经过精心论证,大胆打破每亩50株的栽种常规,低密度留株试验证明,这里完全可以培育出大径级用材林,使“塞罕坝只能出小材料”的传统经验被彻底颠覆。

1982年出生在塞罕坝林场的尹海龙是林业工人的后代,小时候,在林场的苗圃里,他从父亲紧锁的眉头上读出了大人们的心事,小树苗总是长得慢、长不高、长不壮。后来上了大学他才知道,高寒地区要育出落叶松大苗太难了。2005年大学一毕业,他就主动回到林场干起了技术员。落叶松是林场的当家品种,育出好苗子是尹海龙儿时就想帮父亲圆的一个梦。他仔细研究落叶松幼苗生长规律,依据落叶松喜爱腐殖质的发育规律,使用农家粪育苗,结果落叶松苗木根系不但粗壮,而且木质化充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前仆后继的薪火相传,才有了塞罕坝天翻地覆的变迁。当日寸草难存的不毛之地,在累计投资仅仅1.9亿元的情况下,已经被112万亩郁郁葱葱的林木覆盖,林业专家测算其直接价值达到了153亿元,是直接投资的70多倍。更可贵的是,由于这一生态系统的建立,在每年能够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的同时,还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其生态服务价值年均超过了120亿元。

塞罕坝机械林场现任党委书记刘海莹说,塞罕坝职工的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是传家宝,要继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欧阳优

塞罕坝机械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常年坚守在艰苦的高原,用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造就万顷林海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血脉相承,薪火相传。52年前,第一批创业者来到塞罕坝,他们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草棚,在高寒荒漠上植树造林。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信念从未动摇,奋斗作风始终坚守。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挡在塞外,为京津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展示了科学求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更彰显了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抚今追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每一项辉煌成就,背后都有一批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奋勇拼搏的团队和个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不能变,需要代代相传。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在无私奉献中提升精神境界,在攻坚克难中书写崇高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牢记使命 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三代塞罕坝人接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引言】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摘要】塞罕坝早年曾是清王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经成为一片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

面对“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1962年,原林业部在此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奋斗,三代塞罕坝人在这片风大寒冷、人迹罕至的塞外高原上成功营造出总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有效地阻滞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林场通过严格管护、科学营林,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并释放其最大生态红利;追加自筹资金,采用先进技术在荒山沙地、贫瘠山地开展攻坚造林,增加资源储备;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限额,依靠资源优势有序有节地发展森林旅游观光业、绿化苗木产业及森林碳汇项目,使这片林海逐步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完全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关键词】生态修复 风沙治理 植树造林

一、背景情况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2017年“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的112万亩人工防护林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沙地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坝上地区。“塞罕坝”蒙语全称“赛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

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最近处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生态恶化,警钟骤响!造林绿化,势在必行!

二、主要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1年,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并选址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机械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一)艰苦创业,还清历史欠账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因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创业者们没有放弃,很快找到了造林失败原因:调运的外地苗木在环境恶劣的坝上地区“水土不服”,要想造林成功,必须自己育苗。

经过反复试验,塞罕坝人改进了育苗方法,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彻底解决了苗木供应问题。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改进了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技术,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1964年,春季造林的号角再次吹响,创业者们在一个三面环山叫作马蹄坑的地方,开展了一场至今都令人激动不已的造林大会战。奋战三个昼夜,516亩幼苗根植地下,造林成活率高达95%,“下马风”销声匿迹。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驶入快车道,造林季节也由每年的春季发展到春秋两季,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创业之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20万亩林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林木被旱死。连番的天灾并没有把塞罕坝人击垮,大家含着眼泪清理完受害林木,重整旗鼓,再一次将希望的树苗栽到了荒原之上。凭着顽强的毅力、遇挫弥坚的精神,从1962年至1982年的建场二十年间,塞罕坝人在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二)科学管护,精心呵护“绿色银行”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更为不易。1983年以后,林场大面积造林已基本结束。塞罕坝人按照“以育为主、育护造改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探索并及时总结提炼,确定了适合塞罕坝林分特点的落叶松定向目标伐、樟子松大径材培育、绿化苗木培育、人工林健康经营和近自然化诱导、天然次生林改造培育、森林公园景观游憩林改良等6种森林经营模式,总结出了造林、幼抚、定株、修枝、疏伐、主伐、更新造林等循环有序的森林培育作业流程,截至2018年,累计抚育森林300余万亩次,使林分结构更趋合理,林分质量更加优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专家感叹:“塞罕坝处于森林、草原和沙漠过渡地带,三种生态景观历史上互有进退,是全国造林条件最艰苦的地区之一。”但塞罕坝交出的成绩单却令人惊讶:单位面积蓄积是全国人工林的2.76倍,塞罕坝人用不足全省1.5%的有林地面积培育出了全省7%的林木蓄积。2014年,林场获得中国CFCC森林认证证书,塞罕坝机械林场向可持续经营之路迈出了坚实一步。

塞罕坝森林多为人工针叶林,树种单一,森林自动调节能力弱,极易暴发大面积病虫害。同时森林呈集中连片分布,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载量丰厚,加之降水较少,物干风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塞罕坝人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作为事关林场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建成了森防、监测检疫队伍体系,配备了100余名专、兼职监测人员,健全了预测预报网络;建立了完整的防扑火指挥体系和300余人的专业扑火队伍,现代化的防火车辆、扑火工具一应俱全,有备无患;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完善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建设,将万顷森林分隔成网格状;不断加强防火监测系统建设,9个望火楼全部安装了林火红外视频监控系统,将林地全部纳入监控范围。挖设防护沟、架设围栏,构筑了造林地块立体防护网络,保护幼林不受牲畜危害,造林保存率达到了93%以上。通过不断强化指挥系统、预警监测、防火阻隔、基础设施和扑火队伍等方面建设,塞罕坝森林灾害综合防控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建场57年来无森林火灾、有虫不成灾的好成绩。

(三)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塞罕坝人真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2013年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4年早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塞罕坝所在区域的生态地位。不能逾越生态红线的雷池,全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对张承地区提出的功能定位,也是新时期塞罕坝人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塞罕坝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植树造林敢攻坚,改革发展不停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使塞罕坝这座“绿色银行”青山常青,荫泽后代,林场在建场以来多次造林难以成活和从未涉足的荒山沙地、贫瘠山地等“硬骨头”地块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在这些坡度大、石块多、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地块造林难度极大,为了提高成活率,林场不断总结改进造林技术,采取了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超常规举措,整坡推进,见空植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8.9%和92.2%的历史最高值,实现了“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的既定目标。截至2019年,林场将完成全部10万亩攻坚造林工程,幼树成林后,全场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80%提高到86%的饱和值。今天的塞罕坝作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42亿元,涵养、净化淡水1.37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1.41万吨,释放氧气57.06万吨。

(四)严守红线,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魔力宝贝战士生命之光持续时间(魔力宝贝战斗系刷声望最快)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中流传甚广的这句话,道出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理。塞罕坝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境内,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区域贫困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耦合。如何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林场严守生态红线的同时,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科学发展新引擎,推动绿色经济崛起。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40%以下。对木材产品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但林场却将实际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采伐限额只用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红线之下,塞罕坝建立了极严格的林业生产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现超蓄积、越界采伐林木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追究责任。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席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塞罕坝人的心坎上。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森林旅游观光游为主适度开发旅游,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配套产业链。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一棵苗木的收益是一棵木材收益的几倍甚至到几十倍,塞罕坝人把最擅长的育苗投入产业经营,几年时间,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2015年林场启动开发森林管理碳汇项目,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CCER)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签发,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塞罕坝首批森林碳汇项目计入期为30年,其间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如果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全部实现交易,保守估计可带来超亿元的收入。2018年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3.6万吨,标志着塞罕坝的碳汇产业迈出实质性一步。绿色产业发展为林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的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五)不忘初心,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林场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历史性地开创了塞罕坝人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全新生活。一是实施了林海小城镇建设,对总场场区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建了职工住宅楼,对水、暖、电、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安装了局域网,闭路电视、调频广播、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场覆盖,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2017年重新编制了发展规划,启动了林场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正在崛起。二是实施了安居工程,结合2010年实施的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林场全部新盖了职工公寓楼,用近10年的时间在围场县城实施了六期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全场大多数职工在县城基本都有了自己的楼房,基本上解决了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的民生难题,实现了“山里治坡、山外治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老人孩子们在城里安居,职工在岗位上乐业”的和谐局面。三是加强了林区道路建设,十二五期间,共投资1.1亿元(其中自筹9000万元),修建或改造林区道路445公里,其中修建砂石路319公里,林区主干道硬化或铺油126公里,林区道路网格化格局初步形成,为林场护林防火、生产经营、森林旅游等各项事业发展增添了基础保障。四是实施了标准化营林区建设,投资2600余万元,完成了29个营林区房舍、8座望火楼、9个检查站的新建和改建,新营林房舍和望火楼集室内卫生间、洗澡、电视、网络等功能于一体,一改过去房屋老旧、设施落后、用水难、用电难的面貌,极大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五是加强了通信网络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全场通信网络光纤改造工程,林场、营林区、望火楼全部实现“三网融合”,网络通信水平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并为今后“互联网+林业”“互联网+生态”及智慧林场建设打下了基础。

三、经验启示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执着信念,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

视觉上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坝是红色的。塞罕坝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始终忠于党,忠于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对党的绝对忠诚,用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涵。林业周期长、见效慢,10年树木,而高寒地区的树木不止10年,像落叶松、人工林要达到成熟的状态至少需要40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选择了林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清贫。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始终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重托,从第一代塞罕坝人服从组织安排上坝开始,一代代塞罕坝人奋斗不息、接力不止,终把茫茫荒漠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他们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党的号召,集中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人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化资源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以科技创新推进增林扩绿,以优化结构促进林业永续发展,不断提升林场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塞罕坝人的实践证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难成千秋之业;扑下身子、耐住性子,方能善作善成。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创新,攻坚克难

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面对高寒、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不仅克服了吃、住、行、医等生活难题,而且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开创了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创造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鲜活经验。因生存条件恶劣、缺医少药,最早上坝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已经去世的平均寿命只有52岁。“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处处彰显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底色。攻坚克难就要改革创新。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塞罕坝林场曾多次陷入困境,但塞罕坝人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攻克难关,在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方面取得一个个新突破,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经营生产体系和培育作业流程。如果没有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新干劲,就不会有塞罕坝今天的成就。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只有坚持生态优先,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塞罕坝的生态修复之路是艰辛的、缓慢的,塞罕坝虽然恢复生机,但仍然非常脆弱。林中、山间到处都是“豆包地”的地质结构,上面是花草树木,下面是薄薄一层黑土,黑土之下,就是山石或黄沙。走在一些植被覆盖的沙丘之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毁绿起沙,生态就会恶化。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其每年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42亿元。良好的生态商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其中不乏大型企业集团,但全被林场拒绝了,原因是他们的开发规划看中最多的是经济效益,缺乏对生态保护实际举措。经科学评估,塞罕坝旅游核定接待量为100万人次,但塞罕坝人却坚持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塞罕坝人知道,绝不能为一时一地的蝇头微利而障目,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有没有生态优先的意识,有没有绿色发展的理念,是能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重要先决条件。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在高寒沙地上书写绿色传奇,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就是因为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绿色、血液中融进了绿色,始终坚信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五四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红船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苏区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长征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遵义会议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抗联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延安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红岩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太行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吕梁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抗战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沂蒙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抗美援朝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红旗渠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焦裕禄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雷锋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王杰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劳模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劳动精神 ★ 【党史课堂】精神谱系|工匠精神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发表评论